天创培训:您身边的信息安全培训专家!
行业动态
大学生被骗九百万 校园贷"下毒"陷阱全揭秘

  大学生被骗九百万 校园贷“下毒”陷阱全揭秘

  近日一则消息让小编很痛心。“大学生被骗九百万,竟因一部苹果手机”。900万,这个债务数字对普通百姓家而言,恐怕也要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了。更不用说对于象牙塔里那群还未有任何收入的懵懂学子而言,意味着什么。

大学生被骗九百万 校园贷"下毒"陷阱全揭秘

  事件大致如下:内蒙古赤峰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利用校园贷款平台对大学生实施诈骗的案件,涉案金额达900余万元。2016年3月,赤峰市一家公司在校园里发传单,得知消息的李某想用800元买手机,于是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在“爱学贷”、“优分期”等贷款平台上,贷款购买手机,而且一次购买不能少于两台。当时卖手机的公司承诺替李某还两部手机的贷款,于是李某欣然相信并贷款买手机了。不料这家公司替李某还了3期贷款后,李某就收到贷款平台催债信息和电话,李某架不住贷款平台的催债恐吓,终于自己还了2部手机的钱和利息,合计已经远远超过苹果手机市场价。事件曝光后,警方介入调查,发现这起案件涉及到内蒙古赤峰市三所高校,889名学生,一共1000余部手机。李某说他自己被骗了15000元左右,其他被骗的学生估计至少也跟他差不多。仅仅在这一个小城市,多达900名大学生深陷骗局,涉案金额达900余万元。

大学生被骗九百万 校园贷"下毒"陷阱全揭秘

  伴随校园贷而发生的悲剧,可谓多矣。湖北女大学生借贷5000元,半年滚成26万;上海大学生借贷4万,半年后欠下100万;四川某高校一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后至今仍然深陷“校园贷”泥淖,还没有还清欠款……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仅截至4月份的前5天,有关“校园贷学生”的新闻就多达 5265篇,微博446条,微信1253篇,报刊文章81篇。而被报道出来的,或许仅是冰山一角,因借贷而被套,举步维艰,甚至走上不归路的大学生究竟有多少,还不得而知。

  校园贷如何给大学生“下毒”?

  据调查了解,校园贷放贷提供材料方面只需要身份证,学生证,也有平台要求提供学信网账号和家长的手机号以及家庭住址就可以随便“贷款”。 对大部分校园贷来说,唯一的门槛就是“在校大学生”。

  不少校园贷平台也常通过物色“代理人”在学校寻找贷款“唐僧肉”,这些懵懂的大学生就是美味“唐僧肉”。由于手机是由提供分期购物的“校园贷”平台出货,诈骗分子便大力拉拢各平台授信经理成为其公司的“业务员”。

大学生被骗九百万 校园贷"下毒"陷阱全揭秘

  据一名学生家长林先生称:他儿子第一次校园贷的借款是800元,在短短20多天,他所背负的债务已高达20万元!当借款金额累计到合同签订的两万元上限时,这时上一家放贷人就会将借款人债务转移到下一家放贷人,同时向多个放贷人借款,从而让林先生儿子的债务爆炸式上升!

  一个普通的学生是怎样背负上这巨额债务的呢?下图小编整理了校园贷套牢大学生的诱饵。

大学生被骗九百万 校园贷"下毒"陷阱全揭秘

  校园贷还款方式大多也是圈套,咱们 以0.99为月利息计算:

  第0个月,你借贷1.2万元,欠我1.2万元本金;

  第1个月,你还了1千+1.2万元X0.99%,还欠1.1w本金;

  第2个月,你还了1千+1.2万元X0.99%,还欠1.0w本金;

  第3个月,你还了1千+1.2万元X0.99%,还欠0.9w本金……

  红客训练营提醒:

  第一、不参与。不参与只提供学生证、身份证乃至学号就可办理贷款的业务;不参与任何声称以帮助同学“办理小额分期、手机分期等用款”的一切业务;不参与网上办理任何手续简单的贷款;不参与以手持身份证留照片等条件的贷款业务;不参与“先拿钱后兼职”为条件的贷款类业务。

  第二、先告知。遇到类似情形时,要先告知辅导员、班主任或大学保卫处,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在得到相关查证后再做决定。

  第三、多查询。对声称可提供内部助学金、发展党员等利益诱惑为由的所谓“内线”人的身份和工作单位进行查询,识破骗人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