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一款跨越多平台的多媒体软件,2017年其流量达7.5亿,可谓是社交类APP霸主。微信在传播上的巨大潜能和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商家、企业青睐,微信营销异军突起;然而,微信在带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带来的一些问题已不容忽视。 理财App发布虚假信息近日,全国多地有人报案称被一个名为“创远世纪”的理财App诈骗。至少500名投资者在阅读微信公众号文章后,通过扫二维码下载了创远世纪手机应用,并一步步被引诱上当,少则损失数千元,多则数十万元。而创远世纪从开始推广到卷款跑路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 是什么样的文章有这般魔力?请看下文:《余额宝惨败,马云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辣妈在家带孩子,一年赚钱竟比她老公多了好几倍!》,相信这样的文章大家都不会拒绝点击!文章在鄙视了银行存款利率和余额宝收益率之后,开始大力推荐深圳创远世纪投资有限公司,称公司从事国际金融投资管理业务,资金管理规模达到80亿元。 两个月的时间,创远世纪就在全国欺骗了众多受害者,至少500名投资者在公安部门登记。投资者有贪婪的一面,但理财平台的高超营销手段也具有相当的迷惑性。 以承诺高昂的理财回报来进行欺诈活动,主题不算新颖,但是创远世纪等互联网平台营销手段熟练,经过网络推广后,网罗了大量受害者。 而此事件,网络媒体也难辞其咎。一些权威媒体或知名媒体纷纷转发,媒体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投资者对平台的信任感。腾讯回应称,目前,微信公众平台针对已发现的广告文章进行删文,并对涉及的30个投资平台公众号进行封号处理。 微信操作上的五个“雷”,千万别碰!微信是现代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风向标,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除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在微信操作上,这五个“雷”你要当心了! 危险操作一:看到微信红包就想收 假红包设计的页面跟微信钱包十分相像,一旦点开进行操作,手机就可能被安装木马程序。木马会自动窃取你手机里的通讯录资料,并虚拟中毒手机号码给对方发送 " 红包病毒 " 短信,让朋友中招。一旦对方输入银行卡信息,木马程序就会转走卡内资金。 危险操作二:轻信 " 免费清理僵尸粉 " 那些所谓 " 清理微信僵尸粉 "的工具,实则在用户提交信息之后极有可能出现微信号被盗、好友信息被窃取、甚至手机会中病毒的情况。建议使用微信自带的群发助手功能,自己群发消息进行清粉。 危险操作三: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 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为饵、手机游戏账号交易等为由,诱骗扫描二维码的情况时常发生。扫码后个人信息很有可能泄露,被诈骗分子掌握。 危险操作四:随意加陌生美女为好友 微信有时会弹出一些美女头像用户的好友申请,不少网友都会习惯性的通过好友验证,殊不知这也许是温柔的陷阱。这些美女多数是理财产品的代理,聊天时会发送一些虚假的付费链接,有些干脆甚至是假借做你女朋友以此行骗。 危险操作五:乱领朋友圈流量 此类骗局通常以免费为噱头,送一些大家喜欢的东西,比如手机话费,诱使广大网民来关注微信公众号并发送个人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用于网络诈骗、传销等不法行为。 警惕!教你几招,免中网络圈套! 1、帐号信息勿涉及,财产往来核真伪 在与微信好友聊天的过程中,不要提及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如不小心涉及类似“帐号”、“密码”等敏感词,微信将会弹出内置的安全提示,安仔提醒大家时刻注意。 2、个人信息慎公开,隐私设置要合理 用户在使用微信LBS功能扩大社交圈子、结交好友的同时,可通过微信的隐私设置来防止个人信息不当公开。此后可通过“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功能清除自己遗留的位置信息,避免持续曝光。 3、对待低价诱惑要谨慎,使用安全支付工具 对待低价诱惑要理性,此类诈骗往往通过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建议使用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在网上购物时要核对对方身份,尽量寻找信誉度高、正规的商家。 随着“互联网+”行动持续发酵以及国家网络安全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规定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不得在电子信息、应用软件中设置恶意程序。 信息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提高网络安全法制意识,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保护好个人的信息安全,以免财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